崇明生态稻米将走上餐桌
今年秋天,“两无化”崇明大米将首次上市,让千家万户的餐桌上飘起更生态的稻米香。
据悉,上海市崇明区强化土壤污染防治工作,严格采取不用化学肥料、不施化学农药的“两无化”生产模式,杜绝源头污染的同时建立土壤保育制度,还农作物一片生长的“净土”。
崇明区滨江临海,是上海最大的农业发展区,拥有8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,防治土壤污染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。据崇明区有关负责人介绍,围绕世界级生态岛的建设目标,崇明区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全域范围内执行最严格的环保标准,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保持总体稳定。
从源头严防土壤污染,探索“两无化”大米生产模式
崇明区相关负责人强调,土壤污染防治要重点从源头把控。因为土壤一旦被污染,完全清除干净及修复很困难,投入成本巨大,保护好未被污染的土壤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改善。
今年,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明确工作要求:“崇明将来在农业生产中要做到全岛不用化学肥料,减少农药的使用,最终不使用农药”。
为此,崇明区主动对标最高标准,在全区水稻规模种植基地中遴选约4万亩优质水稻田和18个有技术、有信誉、有规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优质水稻,其中“两无化”大米生产规模超过1万亩,不施用化肥的绿色标准化大米生产规模2.8万亩。
不用化学肥料、不施化学农药的“两无化”水稻要怎么种?崇明北湖公司通过使用有机肥、少量生物农药、太阳能杀虫灯、人工拔草等方式进行有机大米生产,全程不施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。
在春润合作社、新平合作社,“稻虾”“稻鳖”种养结合模式通过将低密度的水稻种植与低密度的小龙虾、鳖养殖相结合,形成自然生态循环模式,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共生互利,大幅度降低化学肥料、农药用量,不投喂人工饲料。
负责人称,通过今年的试种,崇明区将建立高标准水稻“两无化”生产、绿色标准化生产操作指南,制定优质水稻生产的“崇明规范”等,逐步扩大推广“两无化”大米种植面积。
建立绿色农业发展“负面清单”,淘汰不环保的种植方式
不久前,崇明区制定了“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”,将建立土壤保育制度,每年实施2000亩障碍土壤修复工程。同时,崇明区将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,对违规使用《崇明区绿色农药重点推荐品种目录》以外农药的绿色认证主体,纳入黑名单,取消所有区级扶持政策补贴。
水产养殖也将更加生态化,将试点示范池塘循环水养殖、工厂化养殖,推广养殖水内循环处理技术等新技术,减少并逐步禁止直排,防止面源污染。
目前,在崇明种植的一些农作物,种植方式并不“绿色”,比如,芦笋连续多年进行重复种植,不利于土壤肥力提升。针对这些问题,崇明将对所有传统产业或传统种植方式进行评估,建立绿色农业发展“负面清单”。
相关负责人补充说:“不是说芦笋、花菜都一定要调整,而是不环保的种植方式将被逐渐淘汰,尤其要禁止掠夺性种植和不规范养殖等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行为。”(蔡新华 徐璐)
相关内容
- 畅销四十余年,“特别年货”郁美净凭什么打动一代代中国妈妈?
- 从让理想飞扬,到梦想点亮未来,红旗品牌吹响新能源号角
- 海航航空集团与中国航材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
- 辽宁方大集团2022年招聘启事
- 平安养老险坚守初心,守护新市民美好生活
- 平安养老险党委组织开展“奋进新征程,喜迎二十大”主题党日活动
- 平安养老险大连分公司积极开展“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”系列活动
- “十四五”国民健康规划呼吁“社会第六险”,长护险“平安样板”破局养老困境
- 青春向上 奋斗出彩——百年青春同心向党,平安养老险青年如是说
- 平安富盈安心年金保险组合计划荣耀上市!
- 用心铸就社会责任,平安养老险《2020年可持续发展报告》获金诺奖
- 新品上市 普惠为民 | 平安养老险2022年4月品牌播报
- 强生“Catalys白力士”飞秒激光系统落户爱尔眼科沈阳东院
- 天一智合获腾讯广告华北三区唯一授权服务商授
- 原年人春节趣味图鉴:1.57亿网友在腾讯QQ上参与花样抢红包活动
- 助力跨越“数字鸿沟” 三焦点引领老视矫正新浪潮
- 2020大连国际纺博会将于11月3-5日在大连世界博览广场盛大开幕
- 六代中医传人张喜海:守正中医创新治骨法 传承中医精华济苍生
- 金秋家装大促,美的中央空调“智惠中国”主题快闪疯狂吸粉!
- 12.68万元起,长城炮乘用皮卡沈阳上市